關於社會學
YiHua Chan November 29, 2024 #Features #ThoughtsNarrative Understanding (敘事式理解)
通過説故事(“因爲......所以......”)來理解過去,導向未來。
Habitus(慣習)
孩子暴露在原生家庭的階級所帶來的文化資本(品味、生活風格等)、人脈資本以及象徵資本的催化下產生的生活習慣,而養成的生活方式。 “性相近,習相遠”
個人觀點:
社會學的分析將“現在”和“未來/理想”對比,而產生理論。社會學研究社會結構,但又成爲組成社會結構的參與者。社會學成爲敘事理解的一個手段,或是爲了自我和解(情感)、或是爲了社會角色定位(個體與他人互動)、或是爲了政治話語權(群體和群體互動)。如果希望通過社會學理解世界的本質(何爲本質?),或許研究社會學本身的組成(範式),更爲有意思? 根據個人觀點,進行資料檢索:
-
社會學學派 - 涂爾干:當一群人互動形成一個穩定的參考架構,運行良久,對他們來說就是「常態」。當社會制度問題積累下來,此一穩定狀態被打破,形成混亂,即上述所謂「瓦解」時,就形成病態。因此涂爾幹認為,社會學家職責在於找出一個社會的「日常常態」,如此才能確定出「病態」的判斷標準。 Durkheim, Émile [1895] "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" 8th edition, trans. Sarah A. Solovay and John M. Mueller, ed. George E. G. Catlin (1938, 1964 edition), pp. 45 對我來講,涂爾干的學派揭示了本質的一部分:周期性。社會制度形成的條件,和變化的過程。
-
托馬斯·庫恩(Thomas Kuhn): 庫恩的「科學革命結構」認為科學進步是通過範式轉移實現的,而非單純的證偽過程。在社會學中,不同理論框架可能互不相容,證偽性對於不同範式並不總是適用。 Kuhn 的理論意指,某些群體在某些場景下會不適用某個理論框架,因此需要轉移。雖然Kuhn很溫柔地把“證僞”用另一個符號去代替(“轉移”),但我認爲,更爲顯著的區別在於,證僞(幾乎可以説是)是可以復現的(replicable),而轉移是依照不同情景而變的(比如不同文化經濟會有不同速度的轉移)。 所以,在我的眼裏,Kuhn 的理論其實就是在說,社會學無法證僞。
-
傅柯(Michel Foucault): 傅柯認為知識和權力密切相關,社會學理論更多地反映了特定時代的話語權力,與經驗證偽的標準無關。 社會學不僅僅反映了特定時代的話語權,更是動態地促成新的社會結構。因爲社會學是一種敘事理解,人們通過閲讀擁有話語權的人所敘述的故事(“因爲...所以...”),而產生諸多的思考與行動。
我的出發點在於,驗證學科的科學性。因爲無法證僞的學科,就如宗教信仰。 即便社會學運用了諸多的科研方式,但由於學科研究對象的特殊性,我不認爲它具有可證僞性。 這或許不代表這個學科毫無意義。就如信仰仍是很多人生活的根本。
只不過社會的進步或許不在於社會學的進步,而是科學的進步。 就如經濟學家的自嘲————總是在經濟發生了變化之後,才能馬後炮地用經濟學原理解釋。 社會學是如此符合人性的學科。它能夠提供給人類大腦所需要的因果。 那麽社會學的弊端或許就是人性的弊端。
Interesting but not meaningful definitions
The debunking motif involves seeing beyond taken-for-granted assumptions of social reality. According to C. Wright Mills,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involves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that private troubles are rooted in public issues and structural problems.